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刘积仁:软件业是拉动中国下一轮发展的重要机会
2005年5月30日 编辑:院长办公室 来源: 成都东软学院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和欧美的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意味着中国软件与与信息服务业的市场刚刚开始,今后这20年会给我们更大的机会。”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在演讲时表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昨天,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堪称科博会重头戏的创业中国高峰论坛昨天开讲,众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作了精彩的演讲。


    刘积仁博士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制造业拉动了巨大的就业机会,有两亿多的人口在过去20年间从农村走向了城市,走向了制造业、服务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世界大量地销售和普及,造成了许多国家的恐慌。中国制造的产品使得许多国家的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倒闭、失业,这些原因被归结于“中国制造”的产品。
   
    而中国的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指出,从现在开始到2005年,中国16—60岁的劳动力人口还有8亿,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口还将继续投入到制造业和这种生产产品过程中,中国制造的产品对世界产业的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而制造业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软件正在成为产业的一部分,跨国际的服务外包也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些机会过去给了印度,现在正在以一个更快的速度给向中国,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机会,那就是软件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机会。”刘博士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基于智慧的劳动,正在从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国家移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一个代表。在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日用品,纺织品受到来自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压力的同时,印度的软件与服务向海外的外包也听到了很多的来自美国的抱怨,这种抱怨就是印度在美国夺去了很多过去美国人所应该做的工作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像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的开发、金融、信用卡处理的工作、许多客户服务工作,过去由美国人做的,现在都拿到了印度。包括在美国设计了一栋大楼要在印度进行预算,甚至在美国为每个员工发工资的时候,这种计算可能是在印度进行的。
    
过去,美国人是把自己没有精力做的业务包给这些发展中的国家,以低成本来做。而现在则是把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不能够做得那么有竞争能力的工作开始外包。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品牌的手机、MP3,至少有一多半的产品开发,包括软件的设计,并不是由这些原厂家来制造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几十万、上百万或者几百万元的高科技的就业机会,所有的这些工作都为印度在知识型的产业或者服务型的产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对中国来说会给中国的那些受过教育的、更充分的人力资本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是在过去20年间以中国的普通劳动力制造为基础的,用中国低附加值的劳动来换取了在全世界的普及之后的另外的浪潮。
    
    刘博士说,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国面临着来自观念和人才的双重挑战。
    
    他认为,观念的挑战是中国软件产业在创新的同时忽视了产业的规模,中国的软件整体市场规模到目前为止占全球不足3%,而全世界像美国占了整个规模的40%,日本占了10%左右。像韩国这样的规模比较小的国家,整个的软件消费水平跟中国也差不多。而一个有相当多的人能够从事的产业,才能够为下一步的创新领先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而人才挑战是说中国需要有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他表示,我们的教育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是与市场、与整个国际发展的趋势有相当大的距离。东软在大连进行了一个实践,1998年大连建立了东软的软件园区,同时在那里做了东软的软件学院,专门面向市场进行人才培养。由于这样的环境,使得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园区,目前已有200多家跨国公司在那里进行产品的研发,而这样培训出来的人才几乎在没有毕业之前,都会被这些的企业订制的方式使用了。
    
    “如果更多的受到教育的中国人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保险的业务、客户服务的业务、财务的业务、软件的开发,通过网络的连接使中国变成全世界的办公室的话,中国将会成为一个更富足的国家,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和中国人整个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刘博士的话引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