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总览
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有无数的机缘和理由,可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个发动机,就没有今天的硅谷,历史的起承转合总是在微妙的不经意间。 10年前,东软中国大学软件园聚集人、物、财的神奇力量让托普宋如华兴奋不已,就此开始模仿东软模式。在托普帝国坍塌后,外界不断质疑东软教育业务,曾经被业界解读为满足刘积仁个人“教授情结”,而这种模式如今成为支撑整个东软集团的基石。 毕业就是失业,每年接近六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已取代下岗职工成为中国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 与此同时,从过去的“抢订单”到这两年兴起的“抢人”,人才抄底战在IT行业里愈演愈烈,例如,华为是“人才战”的鼻祖,它把招聘台摆在同行们的家门口,在竞争对手旁边租宾馆开招聘会,更是家常便饭,华为动员全民猎头,每挖一人奖励员工500元。 深圳某正在扩张中的软件公司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不把部分研发中心迁到成本更低的松山湖时,这家企业老总戏言,与华为做邻居那是“与虎相伴”,在一向行事规范的外资企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群发挖人也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一边是过剩的供应,一边是愈演愈烈的“人才荒”,正是看到这种人才供求的“剪刀差”,使得“自家人才自家造”的东软打通了软件业上游供应链。 4000学生青城山复课 低密度的欧洲古堡式风格、超过2/3的绿地,小松鼠在人工湖边的树林里蹦蹦跳跳,巨型的“NEUSOFT”的英文标志,这种招牌式“刘积仁式”建筑让刘氏园区在任何城市里都能脱颖而出,9月17日,在四川大地震四个月后,这所位于震中的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举办了复课与开学典礼。 尽管只是一所学校的复课,四川省信产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成都市长,都江堰市委书记,大连市政府秘书长……四川大连高规格官员悉数到齐。因在东京访问而未能出席的大连市长夏德仁也专门打电话给刘积仁向复课学生祝贺,“东软聚人气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成都市某官员如此点评。 今年,以东软为代表的中国软件外包业进入造星时代,先是整体上市终于尘埃落定,随后中国首个万人软件园在大连落地,目前有着1.3万名员工年收益达33亿的东软预期在未来两年内达到三万人。 教育体制带来商机 “原来以为地震过后,招生会受影响,如今看来,大大超出预期”,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张应辉介绍,3000多招生名额全满,还有很多人报不上名。“有些已经完成了学历教育的大专生本科生还专门来东软学习”,东软每年都要给华为、诺基亚、阿尔派、日立、埃森哲这样的大公司等一系列厂商订制输出学生。 据了解,在高科技行业,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滞后,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要经过半年的培训才能进入工作状态,经过整整一年的实践才能对公司有真正的贡献。对于如今有着1.2万人的东软来说,这一年的上岗培训支出,实在是一批不菲的支出。刘积仁曾算了一笔账,新员工每年每人按10万成本支出,光人力支出就要3亿。而IT业人才又是流动最频繁的行业。 “对东软来说,我们已经没必要追求高就业率,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百分百能实现就业,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质量。”为什么东软民办学院就能如此吃香,这主要还是出身大学,有着十七年行业经验的东软有一套科学的IT教育方法论。 比如在学校里就让学生感受到与企业完全相同的商业环境,比如东软学院有个创业中心,类似于模拟沙盘,公司是虚拟的,但完全模拟正规公司的商业运作,学生们从大一就开始进入虚拟公司,通过各部门的厉炼,优秀者甚至能当选CEO.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商业环境后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我们不会把教育当成赚钱的产业。目前这块产业还处于投入期,没计入新东软的利润”,但刘积仁对东软的这种人才发展模式非常有信心,准备扩大这种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结合的模式,“软件服务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打通人才供应上游 就像东软做外包一样,刘积仁办教育是看到了未来商业社会的发展趋势:大规模生产产品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在一个封闭的研发体系里完成创新很难,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人才流动日益普遍性,让企业在研发的总体投入削减。 人才流动带来的对封闭式开发体系的威胁。 “比如说硬盘,IBM在开始的时候最强,可是在IBM发展的空间里,其中有一个工程师连续跳了四次,四次都创造了很优秀的硬盘企业。在硬盘鼎盛的时期有90多家企业,有30多家企业的工程师都是IBM出来的。”这时候外包和软件蓝领们应运而生。 但是作为上市公司,如何说服股东接受这种战略投资,众所周知,办一所大学要投入大量财力,以成都东软学院为例,各种软硬件投入接近四亿了。 “我们有15000家客户,如果每个客户都有东软的学生,这是不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在刘积仁看来,东软的学院是客户的学院,搭建了一座通往客户的桥梁。很多同行包括王文京、徐少春,在参观了东软的学院之后,感慨东软学院给东软插上了一对翅膀,打通了整个软件产业链。 越来越多大客户也看中东软的教育资源,不少客户在考察了一圈后最后选定东软,能打动人的因素就是东软自己学院里的11000名学生,在企业扩大发包规模时,东软能迅速动用“人海战术”让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需足。 位列东软三大软件教育基地 广东缘何欠缺聚集效应? 在开学典礼上,成都大连官员端坐在刘积仁两边,双方官员在致辞中也多次盛赞对方在软件产业上的成就。 大连秘书长把东软复课看成是新生力量崛起,成都市长认定这个海滨城市将成为全世界外包服务业的新生力量。 同样是东软三大教育基地的南海却缺席了此次典礼,“也打过几次电话,但南海那边正在忙于双转移等战略问题,抽不出时间过来。” 不管是夏德仁市长还是大连的普通老百姓都承认东软在聚集软件服务业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东软最早在大连设研发中心,建学院也不可能引来微软IBM甲骨文SAP,英特尔设厂更是增加了这个城市引资含金量。 在大连的带动下,外资掀起了二线城市投资热,成都更成为北京上海之后,世界五百强研发中心落子最多的地区。这里软件及服务外包相关企业已有440家。 据透露,通往“班加罗尔”航班也有望近期通航。 为何东软的学院在大连,都江堰有那么强的聚集效应,在广东南海却像是一座孤岛呢? “这里面有各种因素叠加,但根本上还是政府不够重视,广东过去制造业太强了,对外包服务业没那么强大的动力去扶持,不像山高地远的成都,不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没有其他路子可走”,成都副市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这样解释。 从青城山镇 到班加罗尔…… 被一所软件学校改变命运的小镇样本 三年前,青城山镇这个川西小镇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就是它优美的风景,尽管背靠青城山,但这座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评为国家五A级风景区的名山并没有给这个小镇带来更多的繁华,大多数游客选择从这个小镇呼啸而过,长驱直入青城山。长期以来,小镇在青城山旅游产业中的收获仅停留在门票上,居民们也只能望山兴叹。 三年前,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在都江堰青城山镇落成后,这个小镇开始脱胎换骨,没有开肠破肚的景观工程,老城再造,但一切都不一样了。不断有巨头进入软件产业基地,国际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高档别墅社区群,IT精英高尔夫球场,当代美术馆群……这座青城山下的小镇硅谷初见规模。 都江堰市政府非常清楚这所学校的聚集效应,在官员云集的东软复课的开学典礼上,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表达的最为深情,连说了三遍“同学们,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30亿元产业规模 软件企业一向逐人而生,很难说当初如果没有东软在大连建大学建软件园区,会有大连今天的软件产业。东软成都学院建校三年,每年为成都输送出3000名实用型人才,青城山成了人才洼地,在东软的带动下,南京新城青城研发社区已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中国唱片总公司都江堰文化产业园数字化音乐基地、青城山动漫乐园、南京新城公司青城山软件研发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始动手筹备。 两年前,IDG副总裁熊晓鸽在考察了青山碧水,云峰翠浪的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后,认为“比美国环境要好”,还建议“中国的动漫和网游企业就应该来青城山发展”。政府规划雄心勃勃,都江堰市政府号称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青城山镇在软件产品和配套硬件、系统集成、软件外包、信息服务、IT教育与培训等业务年经营收入规模达到30亿元。 全球顶级的高端服务业也开始瞄准青城山镇,每年4月成都举办的国际软件合作洽淡会后,全国的IT精英们还会聚到青城山脚下打一场高尔夫友谊赛,美国豪生在青城山建第一家园林式五星级酒店后,日前又有两家外资星级酒店进入小镇。 被改变的居民生活 “在5·12大地震前,镇上所有的居民都能感受到蒸蒸日上的气息”,王兵是青城山镇的居民,部队转业后,过去几年一直在广州成都等地打工,几个月前,他回到青城山镇,在东软学院找到了司机的差事。“如今青城山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机会都不比外面少”。 王兵并不了解成都市政府雄心勃勃打造“中国班加罗尔”宏伟蓝图,也不清楚都江堰政府包装青城山镇成“智慧小镇”的内涵。但从小镇居民的视角看出去,更好的商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变化都是在东软2002年进入青城山镇的带动下发生的。 “地震后,我们都以为这个学校要关闭了,从央视新闻上看到,4600余名师生在6月转移至大连、南海东软信息学院异地复课。几个月里,这所学校悄无声息,我们以为这些学生不会再回来了,”王兵说当时镇上的居民都很是担心,因为不少居民都靠在学校附近开饭馆,开小卖部为生。 小镇土著居民生活改善之后,眼界也开始不同,“过去我们看东软学校的学生感觉像是贵族学校,每人每天抱着笔记本,穿戴和周围的居民明显不同,现在我们自己也考虑到这个学校读上两年,学点技能”。本报记者 高凌云 原文链接:http://epaper.nddaily.com/D/html/2008-10/08/content_59112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