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用智慧和大爱创造学生的价值
2010年9月10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他们,拥有各种耀眼的头衔:董事长、总裁、院长、教授、工程师……尽管职位不同、背景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老师”。没有什么称呼,比一声“老师”更让他们欣慰;没有什么成就,比三尺讲坛更令他们尊崇。在东软集团,就连大名鼎鼎的董事长刘积仁,下属和员工也都亲切地叫他“刘老师”。集团麾下的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与大连学院、南海学院并驾齐驱,坐拥东软之产业背景和东大之名校背景。而今,“少帅”张应辉驻守青城山已逾八载,他和他的团队数年如一日,用智慧和激情、心血和汗水,开垦一片热土,承载一份责任,追寻一种理想,续写一段传奇。

大师

“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学生的价值,并通过他们未来的创造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所有这些目标的根本。”作为一个企业界和教育界双栖的领军人物,东北大学副校长、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曾这样阐释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成都东软学院院长张应辉博士曾荣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他看来,教育不仅是事业,更是理想,需要一批有激情的人。“再好的理念和规划,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杰出的团队去实施,那就无异于空话。要把一所学校办好,最核心的就是教师。”

不少老师都还记得,2003年,成都东软学院招收首批新生前,正值而立之年的张应辉亲自带队,赴全国各地招兵买马,“他‘伪装’成工作人员,担纲面试考官,真没想到院长这么年轻!”

除了五湖四海引进人才外,学院也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选派在校教师到东软集团的相关企业做开发,同时,从东软集团、思科、SAP等IT企业聘请3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到学院授课。另外,每年约有50%的老师到企业工作,或参与学院与名企合作的实战项目。

经过7年的引进、培育和锻造,学院专任教师从2003年的80多人,增至329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0名,获得硕士学历的教师200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200多人;10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参与英语、日语和专业课的教学。

这支优秀的师资团队致力于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够将最新IT技术熟练应用到社会各行业当中的“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IT人才,帮助个人和组织持续获得和提升运用信息技术驾驭未来的知识和能力。

大楼

“以我们学院的地理位置而论,称之为求学‘圣殿’、‘宝地’毫不为过。”在网上留言中,很多东软学子宣称,母校让自己引以为傲。

成都东软学院地处天府之国,落户都江堰,依傍青城山,古典与现代、历史与文化、科技与人文在这里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校园内湖水涟涟,绿草茵茵,钟声悠悠,楼宇巍巍,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走进富有川西园林风格的建筑,大楼内,是另一番“风景”——近3万个信息节点遍布校园,全校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在课堂上、寝室里,还是在公共生活、学习区域,都可随时随地上网学习。

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伴而生的,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院巨资引进美国、日本、爱尔兰等著名公司e-Learning课件供学生免费使用。学生利用笔记本电脑,可在校园内任意漫游,随时接入高速校园网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方向,选修校园网上数百门交互式e-Learning课程,参与在线教学活动,遨游IT世界。

数字化的运用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东软学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电子课件的制作使老师们备课任务增加,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便捷的条件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QQ、博客、邮箱等,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学生学习更主动,也更高效了。

离校园不远的一处生活小区可谓别有洞天,一排排川西风情的联排别墅掩映在树丛中,“这是我们的教职工宿舍,东软大部分老师,平时就居住在这里!”言语之间,老师们颇为自豪。

“我们不仅要创造学生的价值,也要成就老师的价值,让老师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东软学院求学、教书,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张应辉说。

大爱

5·12汶川大地震过后,在成都东软学院的贴吧里,出现了一个男人的影像,风雨之中,他坚定地和大家站在一起,为大伙儿加油鼓劲,学生们称他为“史上最帅的男人”。

他,正是师生们熟悉的张应辉院长。成都东软学院离震中映秀镇的直线距离只有19公里,地震的威力和破坏程度可想而知。面对突如其来的劫难,老师们的大爱,让很多学生终生难忘。

“感谢老师,5·12那一刻,我们正在A1三楼上课,地震时,老师守在教室门口,直到我们全部离开他才走,危机时候,这是多么的可贵。也许他不够高大,但是,他用他的守护支撑着我们,用他的行动捍卫着老师的荣耀……”一位学生在给老师的感谢信中写道。

漆黑的雨夜,很多老师不顾家人的安危,在操场上与学生们相依相偎,不离不弃;尽管又冷又饿,师生们几个人拿着一瓶水、一份面包,却互相推让;当有限的食品送到学校时,有的老师把自己那个热乎乎的鸡蛋,硬塞给学生……

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让师生早日走出地震的阴霾,震后一个月,东软集团本着“为学生负责,为灾区分忧”的原则,启动了成都、大连、南海3所学校应急联动机制,成都东软学院4600余名在校生和部分任课教师乘专列赶赴大连和南海复课,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这也是震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异地复课!

昨日,回顾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张应辉院长仍难掩激动:“无论是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还是震后的自救阶段;无论是全体师生赴大连、南海异地复课,还是后来在修缮一新的校园里共同迎来新学期,开始新生活。地震中彰显的精神和力量,永远是成都东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老师们的大爱与大勇,将永远定格在千千万万东软学子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