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成都东软学院 在新起点上赢未来
2011年6月27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华西都市报

        5月18日,位于四川青城山脚下的成都东软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正式宣布升格为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并从原名“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更名为“成都东软学院”,成为四川省历史上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站在新起点上,成都东软学院将如何继续走下去?又将成就一个怎样的未来?为此,我们采访了成都东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张应辉博士。

        华西都市报:四川是一个教育大省,仅成都就有本科院校近20所,和这些学校相比,成都东软学院的教育特色在哪里?

        张应辉院长:成都东软学院是由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集团联合亿达集团投资成立。东软学院既有东北大学的学术背景,又有东软集团的产业依托,在IT人才的培养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实力和鲜明的特色,为成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多优秀的IT人才。因此,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的教育模式,我们才能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准,由专科院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

        华西都市报:作为四川省历史上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你觉得这会给你们学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张应辉院长:成都东软学院的升本成功标志着东软集团“产学结合”的创新IT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走向成熟。升格后的成都东软学院,能够培养更多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宽专业知识面、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是我们作为本科层次IT学院的目标。同时,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教学改革,切实推进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培育高素质应用型IT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学科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中国西部精品IT学府。

        华西都市报:据我们了解,成都东软学院一直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譬如“1321”教学模式,能具体地介绍一下这种模式吗?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呢?

        张应辉院长:“1321”教学模式是我们在产学结合、注重实践的教育思路下建立的一系列特色项目,主要是指一年分为三个学期,设置两学期的理论教学和一学期的实践性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还有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的“虚拟公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职涯规划分别担任公司的CEO、CFO、CTO等角色,按照“公司”的运行方式组织、管理其团队的运营,完成给定的项目开发任务。此外,学院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和国际化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使得学生足不出户即能参与东软集团的众多项目开发和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

        华西都市报: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加速,电子信息产业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规划打造的支柱产业,IT人才缺口十分巨大。但同时在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企业招人和学生就业的“两难境地”,面对这样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局面,东软学院将如何应对?

        张应辉院长:据调查,未来几年成都软件企业急需的IT人才将达到30万人以上,并且需求逐年增多。所以说,目前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而之所以陷入“两难境地”,症结在于大学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不够合拍。成都东软学院将发挥东软集团的IT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教育与产业有机融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在课程设置、课件设计、项目研究方面贴近行业市场。学院更与重点企业合作,建立多家国内外企业定制班,针对企业需求定制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就业。目前成都东软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软件行业成为毕业生重点流向。部分学生进入Intel、IBM、HP、Dell、印度WIPRO、西格玛等国际知名软件企业。这就是具有东软特色的“校企互动人才生态链”模式,受到了企业、学生、社会多方的好评。

        华西都市报:东软学院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张应辉院长:东软集团一直以“为中国培养自己的高素质IT人才、推动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为己任,对教育产业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与支持。今后东软集团将加大对成都东软学院的投入,着力打造西部IT产业的“黄埔军校”。

 

新闻链接: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1-06/25/content_343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