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最大乐趣 帮助学生实现价值
2011年9月9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做“双栖”IT人◆做时尚的IT人◆做幸福的东软人

 

         原文链接: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1-09/09/content_378270.htm

 

        “IT不光是技术的,也是时尚的。”“IT业技术更新快,做IT专业教师压力大、很辛苦,但在成都东软学院,我们很幸福、也很快乐。”在青城山下,有这样一群IT人,他们,是学生的导师、朋友、亲人。教育是他们崇尚的职业,承载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不是选择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教育者最大的乐趣,在于创造学生的价值,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

        “双栖”IT人

         在很多IT院校,“学院派”老师占多数。而在成都东软学院,企业界和教育界“双栖”的IT人比比皆是,他们不仅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深厚的产业积淀。

         院长张应辉博士曾担任东软长春分公司总经理、青岛开发中心主任、东软诺基亚及东软移动互联网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从1983年开始做软件算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外包教研室女教师王春秀在IT行业干了快30年了,先后供职于部队研究所和软件公司。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主任余真瀚说:“我们系的老师全是硕士以上学历,无论从学历文凭还是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看,成都东软学院的老师堪称高起点!”

          紧跟时代脚步

          凭借骄人的行业背景和履历,是不是光“吃老本”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老师们异口同声:“非也!”

          王春秀感叹,在东软当老师,比在其他学校辛苦得多!“有人说,你当了几十年老师,上课还不是‘小菜一碟’,其实不然,在东软,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除教书外,老师很大的精力是放在‘育人’上,比如学生迟到、早退、穿拖鞋等等看似小节的毛病,我们都会以职业人的态度和职业人的方法入手,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宁多彪说。年过5旬的王春秀老师总在汲取新的知识和养份,“IT行业在发展,必须很快跟上新技术,有些学校IT专业的老师,一门课“吃多少年”啊,而在东软,这种现象没有生存的土壤,老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跟上行业发展的步调,这在IT行业绝非易事,而我们的老师做到了,在我看来,东软的老师都是很强的“牛人”!

          结缘东软学院

          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牛人”,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东软呢?

          数字艺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刘移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动画系,“这里的自然环境、办公环境,学院的办学背景、办学理念,对我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搞艺术的,尤其喜欢青城山的安宁、清静。与传统院校相比,成都东软学院立足更高,它有企业的根基,教学理论和意识是不一样的,理论教学以知识为主,实践环节则包括操作、团队组织、产品策划等等,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思考。它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人文、艺术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2004年,我在网上看到成都东软学院招聘教师的消息,就打电话去咨询。当时回到老家都江堰时,学院已经放假,但人力资源部的老师仍在值守岗位——为了等我来应聘,他们推迟了放假的时间。”

         我与东软共成长

         从专科二批次升格为本科二批次院,成为四川省历史上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东软学院的老师们见证了学校一步一步的发展。余真瀚老师动情地说:“每当看到校园里青青的草坪、清澈的湖水,就感到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融进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宁多彪老师回顾,2002年学院创办至今。每一年都在和学院共同成长,2008的大地震经历了全体师生的异地复课大转移……个人的收获与学院的发展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刘移民老师前几年来到成都东软学院时,学校还在建设中,有点儿寒酸,“而现在,提起我们学院,在亲朋好友中,岂止是自家,简直可以炫耀一下啦!”

         构建东软特色

        “企业办学,能更好地实现人才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对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我很欣赏东软集团刘积仁老师提出的这一理念。”很多老师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吸引他们来到东软,并坚守至今。

         据张应该辉院长介绍,成都东软学院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教育模式。“TOPCARES”代表学院人才培养中全面关注的“八大能力”指标体系,其每一个字母代表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T(TechnicalKnowledgeandReasoning)代表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MindedandInnovation)代表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ProfessionalSkills)代表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andTeamwork)代表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andManner)代表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代表责任感,E(EthicalValues)代表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ApplicationPractice)代表实践应用创造社会价值。

         创造学生价值

         名师出高徒。办学短短几年,东软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思科、西门子、中国移动、华讯……在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能看到东软学子的身影。

        “我们测试专业的学生,毕业没几年,月薪七八千的不少,月薪上万也不稀罕。”王春秀老师说:“这不就是‘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吗?”

         在很多老师看来,学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就业岗位、薪资收入上,更体现在“人的全方位培养和全方位成长,“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把高中生培养成人专利号独立、思想成熟的社会人,有一技之长、企业需要、对社会有用。”

       “我们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对,学得有用!我们要让学生毕业以后,有工作,有好工作,持续地有好工作!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工作的能力,还有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这也是对‘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实践与诠释。”张应辉院长说。

         做时尚的IT人

         与这个时尚的行业相对应,在成都东软学院的老师身上,时尚、激情与活力随处可见。

         王春秀老师天天徙步爬青城山;每周末回成都,80公里的路,年过五旬的她全程骑自行车,乐此不疲。

         刘移民老师与艺术专业的20多位老师,在学院搞了一个茶话室,每周小聚一次,看片品茗,谈天说地。

         对QQ群的魔力,王春秀老师早有领教:“有时在QQ上忘了隐身,冷不丁地,啪啦啪啦跳出来一大堆,全是教过的学生,都在闪,哈哈哈!”

         做幸福的东软人

         尽管声称“我们比其他学校的老师辛苦”,成都东软学院的老师依然觉得幸福、快乐。

       “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快乐。想当年,2003级学生叫我“春秀姐姐”,一晃8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统统喊我“秀妈”,和他们在一起,什么烦恼都没了!”对王春秀老师来说,学生的成绩就是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回报。

          宁多彪老师也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刚来学院那会儿,同学们看我上课挺严肃的,都一本正经地叫我“宁老师”。2008年,5·12大地震后,我们带学生到异地复课,每个老师都当班主任再也听不到学生称呼“宁老师”了,都喊我“彪哥、彪哥!”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不是选择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余真瀚老师说:“来到成都东软学院,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真是一种享受,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快乐。在这儿,工作、生活、休闲都融合在一起了,很满足!

       “做老师,快乐是一个基本的要素。我们的收获与我们的奉献相比,不仅是等价的,有时甚至是超值的,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提高了,对老师来说就是价值的实现。”80后老师刘移民不时会收到学生寄来的一些小东西,比如雨伞啊、家居小摆设什么的,“它们带给我的欣慰和感动,是支撑我过去、现在和将来服务于东软学院的源动力。”

         入川9年,张应辉院长在成都东软学院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他看来,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组织者,是学生的导师、朋友、亲人。“教育是我崇尚的职业,对我来说,它承载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教育者最大的乐趣,在于创造学生的价值,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