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成都市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张应辉:产教融合助力《哪吒2》,数字文创开启新纪元
2025年2月28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我校校长张应辉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参加大会。

会上,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强、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被写入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成都将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深入挖掘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红色文化,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

成都市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张应辉在会后的采访中指出,《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文化IP的胜利,更是成都“产教融合+科技赋能”模式的实践成果。成都在数字文创、影视动画等方面已经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化体系。《哪吒2》在全球的走红,为更多四川元素、成都元素,例如大熊猫、三星堆、都江堰、道教文化等IP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未来,成都在数字产业方面将会迎来更多的机会。

作为成都东软学院的校长,他还强调,我校通过学科布局、校企协同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入了城市数字文创产业链,为巴蜀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人才+技术”双引擎支撑。我校师生也积极参与了《哪吒2》的制作,共有19名学生深度参与了7个岗位的工作。为这部现象级作品共享了自己的力量。

参加今年的成都市两会,张应辉教授也带来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当前,成都数字文创与动画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校地企联动,建设数字艺术类产业园,成立成都数字文创与动画产业联盟,聚集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人才、科研、行业资源优势;支持在蓉高校加强数字艺术、动画、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建设的优化升级,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产教协同育才    构建数字文创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我校始终重视数字艺术相关学科的专业建设。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均为省级一流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与北京其卡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了大批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近五年共累计完成《神秘世界历险记3》等5部动画电影及百余集剧集,其中80%制作量由师生主导。同时,我校持续向各合作企业输送优质人才,为动漫游戏行业注入新生力量,助力区域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AI+艺术双驱    打造文化IP创新与传播新引擎

面对数字文创产业的升级需求,张应辉校长指出,成都当前在三维动画、游戏美术等领域人才储备充足,但在对外传播、新媒体运营等细分领域仍需加强。“以《哪吒》为例,其新媒体宣传成功离不开AI技术支撑,这要求人才培养必须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目前,我校数字艺术专业群已形成涵盖虚拟现实、AI应用等方向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春节期间更助力四部院线电影制作,为产教融合模式提供实践范本。

人才链对接产业链    产教融合锻造文创产业生力军

“人才是‘哪吒’诞生于成都的核心要素。”我校自十年前布局数字艺术学科,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均结合AI趋势发展,与行业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通过五年深度合作,已形成"教学-实践-产出"一体化培养体系,覆盖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计到项目实践全链条。“校企合作不仅让学生理解产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更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张应辉校长提到。

从课堂到片场,从实验室到产业链,我校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正在书写数字时代的教育创新范式。未来,我校将继续以人才为帆、以科技为桨,推动成都从“哪吒闹海”的惊艳,走向“千帆竞发”的文化输出新浪潮。

责任编辑: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