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都江堰发布】科技赋能未来,创新引领发展——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正式启动
2025年9月22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都江堰发布

9月16日下午,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成都东软学院拉开帷幕。本次主场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一级调研员华成科,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调研员赵文革,都江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开启科技之旅

“深淘滩,低作堰,快告诉世界……”在现场表演《岷水安澜》中,“李冰”穿越至现代,惊叹于千年水利工程满满的科技感。

都江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在致辞中向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为科普事业辛勤耕耘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他说,都江堰市将持续推动科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域全链条,加速构建分工清晰、资源融通、优势互补的协同推进机制;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锚定“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创新活力。持续擦亮都江堰市“全国科普示范县”金字招牌,推动科普工作精准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播放了《都江堰科技工作者宣传视频》。来自农业、工业、教育及文旅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倡议全市科技工作者勇担时代责任,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攻坚克难,推动科技发展;致力科普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在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工作中,我们首次通过AI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大熊猫行为声音特征的快速自动识别!”作为当天的活动重头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四川大学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与AI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成果。据了解,这种新技术的效率比人工识别高几十倍,长达5小时的录音数据只需7分钟就能自动识别,准确率达92%,对保护大熊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后,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掌声与欢呼声中正式启动。

 

精彩纷呈:共享科技成果

当天,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员张可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行业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从近期热点新闻入手,提出了“社会各领域是否需要智能化?”等诸多问题。报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与会者打开了一扇应用AI技术的新窗口。通过此次讲座,与会者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加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会场外,都江堰市防灾减灾应急科普教育基地、成都智动云起科技有限公司、威凤数字科技集团、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等多家科技企业和科普基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展示。

成都东软学生赵卓越说:“今天参加科普月活动,看到了很多科技感十足的展品,例如机器人和机器狗,能根据人的指令回应不同的动作。我本身是一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活动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接下来举办的科技活动我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据了解,贯穿9月的2025年都江堰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未来,创新引领发展——全国科普月共筑科学梦想”为主题,重点开展水利科学传承、生态自然科普、科技民生科普、全民科普文化4项行动。通过“小小工程师研学”“国宝守护我能行” “亲子共读科普绘本”等全民科普活动深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工作更好服务都江堰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市人大、市政协、市经科信局、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科普基地代表、企业代表和部分高校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eYmkdtj5xHOadCC0QqtCQ